logo

【报章报导】赛马会平行心间计划 参与青年走出情绪困扰 迎接生活挑战

Arc

【明报2023年6月27日讯】「赛马会平行心间计划」关顾12至24岁青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一站式的早期介入及支援服务,包括身心健康减压活动、针对受轻度至中度情绪困扰的青年人的治疗小组和由精神科医生及临牀心理学家为有需要的青年人提供评估及个案辅导服务等。「赛马会平行心间计划」会员Helis和成为朋辈工作员的King更以过来人的身分,分享舒缓压力的方法,让更多青年人找到方向解决种种生活上带来的挑战。

香港赛马会慈善信託基金于2019年策划及捐助近2亿9,500万港元,以跨界别方式联同6间非牟利机构和香港大学,推行「赛马会平行心间计划」支援青年人。计划在港九新界等不同地区建立了8个「平行心间」,让青年人可以放松心情,感受解压的舒适氛围。该计划踏入第4年,成效显着,已经支援了超过万名青年人。

情感扶持 不再孤单


计划会员Helis和朋辈工作员King,以及计划社工林燕珊(珊姑)和杨倩雯(Simmy),都认为「平行心间」不只能够满足青年人放空和充电的需求,还可以在心灵上得到启发。他们相信透过自己的经验给予支持和鼓励,能让青年人知道在成长的路上不再孤单。

曾面对情绪困扰的Helis来到「平行心间」后,感觉这裏举办的活动很适合青年人参与。来到这裏后,整个人变得开放,还不时被邀请出席音乐表演,让她的自信心大大提升。她说,对于情绪困扰的人来说,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得到支持是很重要的:「在面对问题时,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亦要学会欣赏和享受自己的兴趣和价值。」

社工珊姑观察到自从Helis来到「平行心间」后有很大的转变。「以前Helis会很自责,但现在的她已经学会了处理负面情绪和问题,同时在『平行心间』重拾了自我肯定。」当青年人面对情绪困扰时,珊姑提醒身边的人应该避免做出批评:「不批评、不追究对错,也不要过早地提供任何方法或意见,而是好好地聆听,让他们感受到身边有人关心和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King分享了自己从被关顾到成为朋辈工作员的经历。「参加了计划后,学会了了解自己的问题,并找到舒缓压力的方法。」他那时会每周来「平行心间」一次,每次花两三小时,让自己学会如何管理情绪。现在的他希望成为一名社工,继续协助有需要帮助的青年人。他分享道:「成长路上有开心和不开心,也可以找社工或朋友倾诉。」

社工Simmy在「平行心间」处理过不少个案,认为觉察情绪的最好方法是聆听自己的身体、留意感受和行为表达,并要好好照顾自己内心的需要和调整情绪。她强调「如果能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青年人就能好好地放松,并且愿意表达自己和透露心声」。她指出,社工可以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例如透过艺术介入和工具卡,来协助青年人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所想和所感,让他们更容易打开心扉,并且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问题。

关爱心灵 温暖陪伴

香港小童群益会是「赛马会平行心间计划」伙伴之一,其助理总干事陈碧辉称,在这个计划运作的4年间,超过一半的使用者都是从小学升上中学、考取DSE的青年人,亦有经历大专毕业后踏入社会等不同阶段的转变的青年人。「这些转变对青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因此这个计划特别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支援和协助。」

陈碧辉进一步解说,在荔枝角、沙田、上水、荃湾、葵青、观塘、黄大仙及柴湾等8个地方设立「平行心间」,旨在提供更全面的青年人服务。「这个计划的设计採用三层架构,提供一站式的青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第一层以活动形式,为青年人提供身心健康减压活动,藉此识别有需要的青年人;第二层提供个人和治疗小组的形式,支援轻度至中度情绪困扰的青年人,包括认知行为治疗、静观小组、敍事治疗、表达艺术治疗等;第三层则由计划内的精神科医生、临牀心理学家及受过精神健康培训的社工为有需要的青年人提供评估及个案辅导服务。」他还特别提到,荔枝角的服务对象年龄更扩展至35岁,希望能让更多青年人在心灵上得到帮助。



按此参阅《明报》网站报导。

24/7 网上文字情绪支援
eclinic icon
指导式网上心理治疗课程